期刊信息
主办: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;中华中医药学会
主管:国家中医药管理局
ISSN:1005-9903
CN:11-3495/R
语言:中文
周期:半月
影响因子:1.817375
数据库收录:
北大核心期刊(2008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1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7版);化学文摘(网络版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5-2016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7-2018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9-2020);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;中国科技核心期刊;期刊分类:中药学
期刊热词:
药理
为什么别人的经验方对你不起作用谈谈中医治病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中医生在调治疾病时,要用到很多技法。 今天说说温水煮青蛙的方法,这是一个 比喻 的称呼。因为中医太难学,不用稍微通俗一点的语言实在难以弄通。 说到这里,我禁不住要长叹几
中医生在调治疾病时,要用到很多技法。
今天说说温水煮青蛙的方法,这是一个比喻的称呼。因为中医太难学,不用稍微通俗一点的语言实在难以弄通。
说到这里,我禁不住要长叹几声:中医难学!行医路难!且看,培养一个西医要三年,一个中医要十年!难怪我的很多医生朋友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再学中医,既要痛苦地挣扎十年之久,而且还要忍受清贫的生活,这比被温水煮死的青蛙下场惨很多!
还是看看这个无聊的场景吧——温水煮青蛙,情形是这样的:
把一只青蛙投置于沸水中,青蛙受到高温刺激,它立马会跳出逃生。他们发现反复扔,青蛙反复跳,总是弄不死,最多是烫伤一点皮肤。
残忍的人类也是狡猾的,他们想出另一个煮死它的办法,就是将青蛙放入冷水中,让它觉得安全舒服,然后悄悄地,慢慢地给水加热,让青蛙感觉不到危险,等到水温高到一定程度时,这只青蛙感觉不妙时,想跳也跳不动了——因为,它的肌肉和神经已被逐渐高起来的水温烫坏了。这只青蛙死的时候,只能呆呆地望着面前的人类,大脑一片空白……
很有关系的。
我们看,疾病是一只青蛙,我们的治疗手段,比如中药,就是温水。如果我们所用的中药性质很猛,药量很重的话,这疾病在人身上的反应有时是非常强烈的。
比如,我们都听说过“虚不受补”的中医语言吧?元气虚弱的病人,如果我们给他用红参峻补,这本没错,可是有的人根本补不进去,反而会出现“上火”的反应,这是为什么呢?这就是那个叫作“气虚”的受到人参的煎熬刺激,一下子跳开去了。
红参
如何成功解决掉这只病态中的青蛙?温水煮!温水,就是温温的,润物细无声似地煮。一次10克不行,就减成5克;5克不行,就减成3克,3克不行;还可以减成1克,甚至更少!直到人体没有反应为止。等到人体适应后,再慢慢地加量,1克,3克,5克,10克,15克,好了,青蛙死了!
中医的这种方法,非常有用。让疾病温柔的消灭于无形中。
还有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方法,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。
有的人,元气大虚,中医只需要用一点点的补养药,也不用将温水升温,就可以起死回生。比如,一直用0.5克一天的人参,坚持服用数月,这个奄奄一息的人,也可以恢复如常。
克数
懂得西医知识的人都知道,医学上有个血药浓度的说法,是说如果血液中药物浓度达不到一定的水平(阈值),就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效用。按照这个说法,想靠那一丁点儿的中药能治病,怎么可能?!
恰恰是这种不可能,在中医学里,简直是司空见惯。
在中医发展史上,有一个著名的医学流派,即金元时期的补土学派,所谓土,就是脾胃的五行说法。补土学派非常重视脾胃功能。这一学派的用药特点,是用药“轻灵”,即用药量极轻而配伍灵动,书中方药换算成今天的剂量,多数只有0.1到1克之间。就这么小量的药物,所治疗的疾病,几乎遍及所有内科杂病,而且疗效卓著!
我在治疗久病,重病,急病时,根据具体情况,有时用超大剂量(这里承担了很大的风险,所以医生真的不好当),有时也应用极小的剂量,同样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。
我记得有个病友,患了严重的糖尿病,我让他每天只服用3克的中药粉,两个月后,血糖恢复正常。回顾整个治疗过程,他只花了几十元钱,这令他大感讶异。
很简单,当一个人,长期处于病态中,脾胃消化吸收受损,吃饭都难以吸收的时候,再吃太多的药物仍然也是不会吸收的。吃那么多,除了浪费,还是浪费!
所以,最明智的做法,还不如每次只吃一点点,唤醒身体的本能,让身体的程序自启动。待它能吃多的时候,再给它吃也不迟。
人体脏腑是有语言的,关键在于你听还是不听。
所以,在中医界,有一种倾向值得我们警惕:动不动就超大剂量地给病人服药,美其名曰,重病需要猛药攻!他们忘了,如果不对症,就算是把药泡在药缸里,仍然无济于事。
正确的做法,还是要根据病人的体质状态,辨证的选方用药 文章来源:《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syfjxzz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502/590.html